今天天气:
地方文献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地方文献 - 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建设与管理

地方文献 加入时间:2013/4/10 20:19:22 来源:  访问量:
 

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乡建设

【概况】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坚持把统筹城乡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持久动力,把开展“宜居村庄”创建、加快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黄陂的重要举措,把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作为维护公众利益、建设市场良好秩序、优化建设投资发展环境的有效手段,以区域化、大配套的城乡建设理念,统筹全区城乡基础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治庸问责、工作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活动,加强监管服务,进一步规范参建各方主体的市场、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行为,持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民生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2.7亿元,南部产业发展区、中部前川新城区、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东部都市农业发展区和西部临空经济区等特色发展区域初步形成;开展学历教育和上门培训各类人员8280余人,整理入库城建档案6800余卷,提供建筑质量检测服务6.9万余项,帮助企业清偿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141.17万余元。2011年,区城乡建设局荣获全区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和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区城乡建设局设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对外服务窗口获“红旗窗口”;局属园林绿化建设管护队和区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获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区装饰装修行业管理办公室继续保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荣誉称号。
【城区建设】 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按照中等城市发展规模,
加强与区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和前川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协调,严格落实规范的建设程序和项目“五制”(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财务管理制),加快推进前川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9432万元。
加强双凤亭公园核心区建设。按照“文化、休闲、景观”定位,在以双凤亭为核心占地67亩的范围内,以“二程”文化为基础,对原有抽水泵站及配套管理用房、变压器房进行了仿古改造,建成了临水平台、望鲁台、程乡坊、观景廊、甘露台等除“二程”书院外的公园一期全部设施,共铺装休闲锻炼小广场3170平方米,铺设园路4990平方米、停车场730平方米;栽植樟树、青桐、银杏、桂花等乔木1500余株,灌木1万余平方米,色块和地被植物1.9万平方米;安装了电脑程控配电柜1台、给水龙头54个、各类灯具198盏、钢木和石木坐凳86套、果皮箱29个、指示牌和标志牌85个、健身器材16台套。5月1日,双凤公园进入试运行开始接待游人。
加快推进区公交客运换乘中心建设。在木兰大街与中环路交叉处,总占地面积58702平方米的范围内,按照设计新建主站房、修理车间、安检房、场站综合办公楼和停车场、站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要求,调整建设方案,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区公交客运换乘中心的设计、预算及施工、监理招标等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6月26日,启动了总建筑面积36780.99平方米的区公交客运换乘中心建设,完成主站房的结构施工和综合办公楼的桩基试钻等工作。
完善城市道路主干网络。完成了钓台道东段,二环路东西向,百秀街和百锦街北段等5条道路的规划、环评、立项、勘探、设计、预算和项目的施工、监理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陂商大厦新建排水箱涵和钓台道整治工程,共新建非机动车道4270平方米、人行道6100平方米,铺设排水箱涵890米,维修破损人行道483处、计1.46万平方米,为16个社区的94条背街小巷安装路灯471盏。
加强城区绿地环境养护管理工作。新编印了《黄陂区园林道路养护管理手册》,严格绿化养护检查标准和奖惩制度,适时对城区绿地植物的松土施肥、除虫防病、整形修枝、补栽补植等,进一步消除了道路绿地黄土裸露现象;深入推进木兰大街、二环路、一中南路、明珠路、石阳街等道路配套绿化和节点、空地绿化与改造。全年共新植和补植法桐、桂花、银杏等乔木3876株,新植和补植大灌木及球型植物6375株、花灌木及色块植物23538平方米,地被植物7898平方米,摆放草花16500余盆,安装、修补站石249米,拆除护栏1800米,在15条主干道上安装护绿宣传标志牌30余块,对双凤公园内的3株百年古树采取了挂牌保护。9月,前川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评比中排名位居第一。
【小城镇建设】 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按照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投资的拉动作用,采取以项列支、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力支持和鼓励全区各街乡镇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的投入,全区基础设施良好、辐射作用明显的经济中心镇和特色镇逐步形成,全年城镇共完成建设投资17531.76万元。
积极支持木兰乡申报市级特色镇,顺利通过了国家住建部、文物局和省住建厅、省文物局的检查;汉口北大道小商品市场至五洲建材城全长9.5公里路段共新建和改建绿地9.43万平方米;武湖围绕滨江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祁家湾街完成东环路、祁盛街和天河中兴路等道路建设,创建省“楚天杯”工作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完成蔡店清凉大道、三里银湖大道、王家河富康路配套工程,长岭新建街、蔡榨教育路、横店幸福大道改造工程,天河中兴路、滠口农巢西路和罗汉社区小游园建设,六指什仔集镇318国道、李集齐石大道北段和姚集双龙路综合整治等26项基础设施建设,共新建和改建道路8.2万平方米,铺砌人行道9.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排水管涵34.47公里,栽植行道树2196株,新建和改建绿地2.51万平方,安装路灯706盏,路面加铺沥青4.23万平方米,硬化场地5000平方米,整治立面3.3万平方米。
【农村建设】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
启动了首批11个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引导农房建设向中心村、农村新社区集中。全年共新建和改建村湾道路34公里,新建绿地39万平方米、排水配套工程33.8公里,新增垃圾箱、池498个、公厕11座及一批社区服务设施。2011年,武湖下畈、高车中心村和胜海小区,天河珍珠村和祁家湾李桥新村等5个村被命名为省“宜居村庄”。
文化名村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1300余万元,完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中央街的建设和核心保护区的配套及清水河的整治等工程。对照标准要求,对大余湾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了编号,对划定为核心保护的75处历史建筑进行了实测绘图、特色研究等档案建立工作,完善了各类保护标识标志牌,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省文物局和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的检查。
扎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深入实地逐户进行条件审核和房屋鉴定,在完成了危房改造户数审核、级别确定和建档等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户而异,设计出多种房型满足群众要求。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监控和现场指导服务,确保危房改造。全年完成859户农村危房改造,其中,D级重建420户、C级修缮加固439户,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建筑业发展情况】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建立了企业资质管理工作制度和企业信息管理登记统计制度,积极引导建筑业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全区建筑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年底,全区建筑业企业达到13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整合行业资源,支持以大企业、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兼并、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企业资质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年共办理资质增项4家、升级5家,全区总承包建筑施工企业达到5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达到9家、二级资质30家、三级13家。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向公路、桥梁、水利、隧道等领域拓展,向高端市场渗透,向大型项目管理公司和设计、施工、安装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公司过渡,实施多元化经营,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年办理资质变更手续36家,新申报资质20家、转正1家、增补3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向钢结构、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建筑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园林古建筑等特色专业方向发展。全年全区专业承包企业达34家。加强劳务基地建设,促进建筑劳务的有序流动和规模输出,全年劳务分包企业达到53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人才兴业战略,全年申报了一级建造师222人、二级建造师684人。
【规范建设市场秩序】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市场运行体系和建管服务机制为目标,加大建设市场监管力度,不断优化建设市场环境。
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新、改、扩建的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严格审查备案,未经图审或图审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进入报建和招投标程序。全年年共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120项,建筑面积400余万平方米,查出并纠正违反强制性条文65条次。
加强招投标管理。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评标、定标办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全年完成各类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364项,中标价合计78.83亿元。其中,应公开招标147项,应公开招标工程招标率、项目报建办理率均达到了100%。
强化执法监管。新编制了《建管工作指南》,免费发放给参建各方参阅;搭建了“黄陂区城乡建设局网站”,在进一步加强政务和行政权力动态公开的同时,按照统一的单体统计方法及时上传、更新内部各单位的监管项目数据、违法建设情况和日常工作动态,实现信息共享;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多站并联巡查监管新机制,在三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站 )联合执法监管的基础上,购置了监管执法专用车,把全区所有在建工地全部纳入了日常巡查监管的范围,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无证施工、施工转包、违法分包和资质挂靠等行为。全年共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06项、装饰工程报建130项、分包备案93项;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95份,立案14项,给予行政处罚3项、不良行为记录1项,全区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合格达标率达100%,主干道临街工地和城建重点工程文明施工优良率达到40%。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坚持开工勘验、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落实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健全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发了《黄陂区关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通知》,强化工程基础和主体等重点部位与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管。对进入工地的所有原材料及预制品等全部要求提供与设计相符的出厂证明。通过月度、季度及联合检查、各类专项检查,严格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工程和超高超限、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全年累计监督工程1401项,建筑面积860.65万平方米,办理竣工验收备案195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到位率、竣工工程验收合格率、竣工验收备案符合率均达100%,无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有8项工程获市黄鹤杯质量奖。监督住宅工程141项,实行分户验收监督到位率100%,创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108项,占住宅工程总量的76.6%。监督节能工程374项,节能验收合格157项,建筑节能分部验收监督到位率100%。接待质量投诉13起,处理回复率达100%。
【节能管理】2011年,黄陂区城乡建设局以落实建筑节能标准为核心,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应用,加强对建筑各方责任主体的建筑节能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坚决查处不按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施工、擅自降低建筑节能标准和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违规行为。全年共查处违规建设行为4项,办理建设工程节能备案246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和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率均达到100%;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项,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6项,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在建设工程中的普及应用,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全年全区新增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3家,散装水泥的使用率达85%以上,水泥制品企业的使用率达95%以上;办理商品混凝土核准124项,使用量102.8万平方米,全区商品混凝土使用率达96%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年生产能力1000万以上企业达38家,年产标砖14亿余块。
【荣誉表彰】
先进集体
黄陂区城乡建设局荣获全市“三万”活动先进工作组
黄陂区建筑管理站获全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黄陂区装饰装修行业管理办公室荣誉“2011年度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优胜单位”
黄陂区城建学校被市城建委职业技能鉴定站评为“2011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黄陂区城建档案馆被市城建委评为“2011年度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
先进个人
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个人 肖继先 熊 忠
【区城乡建设局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组书记:熊继海
党组副书记、局长:王传金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罗国清
副局长:吕曙明(兼) 张远照(兼) 卢全厚 严中胜
陈 明 刘庆忠
纪检组长:卢世锋
(张继斌)

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
【概况】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全区“十二五”规划和建设幸福黄陂的目标,以开展“治庸问责”、优化发展环境为动力,充分发挥国土规划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科学调整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加强资源保护和监管,进一步深化土地资产经营,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2011年,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先进单位。
【城乡规划编制】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抢抓武汉市构建“1+6”城市布局的战略机遇,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积极开展各项专业专项规划编制。
开展战略规划研究。启动了《黄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黄陂前川新城总体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等区域性宏观规划的编制工作,构建新一轮城乡规划框架及空间布局,为其他规划提供指导。启动了相关规划编制。围绕武汉市提出的“1+6”城市格局的新构想,积极配合市规划局和市规划院编制《武汉市都市发展区“1+6”战略实施规划》,并就落实“工业倍增计划”涉及的南部地区用地规模及空间布局问题多次与市局衔接沟通,为南部地区的发展赢得了较充足的用地空间;同时进行了《武汉北部新城组群控规导则》成果优化,启动了《黄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为武汉轨道交通进入前川作规划论证和用地控制;启动了《黄陂区滠口街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并完成了初步成果,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启动了专项规划编制。主要有《武汉新港汉口北港口产业园用地规划》、电力、供排水专项规划等。
【新增用地申报】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全区“工业倍增计划”,全力开展新增用地申报,提高用地保障能力。
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联系,努力解决用地供需矛盾。根据市下达的农转用计划,全年上报各类新增用地40批次,9236.6亩,上报了符合用地申报条件的违法用地项目(十素公路)549亩。已获批准35批次,8363.9亩,其中,“先征后转”项目1个,面积273.8亩,该项目是全市唯一获得批准的“先征后转”项目。积极开展区内省市重点工程用地申报,全年办理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预审8个,主要包括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堤角至汉口北地方铁路、武英高速武湖服务区、武汉至广水成品油管道、武汉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盘龙城输变电、“十素公路”扩改建等项目,确保重点引进的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存量土地清理】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全面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清理工作。对过去五年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土地进行全面清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分析报告,按照城乡规划,对地块进行整合,采取优先储备的方式增加区政府土地储备,为各类项目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规划行政审批】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健全规划管理制度。对规划行政审批业务按照规划选址、规划方案、工程规划审批、规划验收等行政流程进行理顺,严格执行项目放、验线、项目规划咨询决策、项目审批公示等制度,重大项目规划审批实行多方案比较,进一步规范了重点区域和重要路段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加强商住类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规范容积率管理,通过严格的规划实施与管理,使规划审批更加规范、合理。全年办理用地规划许可111项,用地面积686.25公顷;核发选址意见书53项,用地面积187.57公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63项,建筑面积702.08万平方米;建筑施工图核准143项,建筑面积457.5万平方米;办理市政工程规划审批55项,用地面积154.14万平方米;市政管线项目8项,总长11.5万米;办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63项,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
【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促进土地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
认真实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根据上级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将责任分解到各街乡镇并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检查和考核。全年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通过了省、市组织的检查。积极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按照新一轮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调整划定,重新竖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6个、保护界桩54个。年末全区实有耕地保护面积158.5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8.3万亩,均高于保护目标。
积极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省、市国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土地利用绩效考核自查工作,通过对近几年全区土地利用相关情况的全面调查和数据填报,全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总分值在全市远城区排第3位。
严格审查项目用地规模。在用地需求旺盛的形势下,严格落实项目预选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用地预审,对供地后的开发建设情况开展跟踪摸底调查,同时加强与区商务、经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通过分批次解决好引进项目用地,初步形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倒逼机制,有效改变了土地粗放利用的局面。
【土地资产经营】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稳步推进土地资产经营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全区产业发展。全年通过市、区两级土地交易市场公开出让各类用地60宗,5659亩,成交额15亿元,纯收益12.48亿元。其中,投放工业仓储用地42宗,4910亩,占出让土地面积的87%。用地单位几乎是“清一色”的招商引进大户,主要包括汉口北商贸物流、汉口北家居、武汉海航、天威新能源、长江雨润、新华光谷科技等,单宗用地均超过百亩。工业仓储用地的大量投放,预示着黄陂区进入新一轮产业建设高峰,为工业倍增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面对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住用地和征地拆迁综合成本上升的影响,对商住用地开展精细经营,加强地块整合包装、优化规划条件、大力宣传推介,提升土地价值,增加土地收益。全年出让商住用地426.4亩,成交额5.27亿元,亩平单价达124万元,实现收益4.48亿元,创商住类土地收益率85%的历史新高。加大土地出让金征收力度。全年共收取土地出让金23亿元,其中,收取当年出让土地的资金10.77亿元,回笼以前年度资金12.23亿元(含调容积率补缴的出让金)。
【土地执法监察】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 ,全区违法用地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组建了3个执法巡查中队,按照土地、矿产、规划三个执法职能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开采、违法建设行为的巡查控管。积极主动做好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的自查整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照卫片图斑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对能够先行整改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本次卫片执法检查共监测全区违法用地44宗,824.2亩,(其中,耕地442.1亩),违法占耕地与新增用地占用耕地的比例为6.01%,与九次卫片接近问责线的比例相比实现了大幅下降,顺利通过了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的正式验收。积极开展规划卫片执法和新开工项目专项清查,对规划卫片涉及的6个图斑进行了调查核实,对全年新开工项目涉及的14宗违法用地及时立案查处,主动整改。全年共查处违法用地案件52宗,用地面积1079.5亩,拆除构筑物2.3万平方米;没收构建筑物10.5万平方米;处罚款95万元。
积极配合做好全区违法建设的控制查处。加强对前川城区个人建房的控制,已暂停对前川城区个人建房审批,对原已审批的前川个人建房,根据审批情况及时加强批后监管,批后违法建设明显减少。全年参加区政府组织的拆违大行动8次,强制拆除违法建设2.45万平方米,督促违建户自拆0.95万平方米。
【征地补偿与房屋征收】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围绕推进重点区域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征地补偿和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成立征地事务中心,严格实行征地补偿“两公告一登记”操作程序,加强对征地补偿资金的监管,协调解决征地补偿中的矛盾。全年监督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总额4.14亿元,安置农业人口8671人。稳妥推进拆迁工作。根据颁发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时组织学习宣传,按照《条例》和省市相关法规,制订了实施《条例》的操作规范,圆满完成了下年度新报拆迁项目审查与房屋征收计划编制工作。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拆迁管理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及时公告、完善程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房屋征收补偿资金监管,降低拆迁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年共踏勘审核31宗征地拆迁补偿项目,审核各类补偿资金16.9亿元,通过协调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产业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兑现和土地腾退工作。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以全市开展“治庸问责”、改善投资环境为动力,按照市局提出的报件资料、审批环节、审批时限“三压缩”的要求,全面开展行政流程再造。一是在政务服务“窗口”开展了“立等可取”服务,将涉及城乡个人土地登记的5个行政事项纳入“立等可取”办理范围,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二是其他行政许可项目按照“三个压缩50%”的要求,重新拟定了审批流程,实现行政提速。三是畅通企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各类产业项目的审批,抓紧开展汉口北市场群、武汉临空经济区等重点产业项目的规划、用地、房屋拆迁等行政审批,及时办理土地登记发证。全年办理土地各类登记发证15562宗,面积883.43公顷;办结各类业务30209件,其中,规划类4684件、用地类5203件、地籍类16815件、综合类3507件;办理各类收费2.62亿元。
【业务基础建设】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将全面加强业务基础建设,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加大对业务基础建设的投入。启动了“数字三维城市”项目建设,委托市局信息中心进行项目开发,第一期规模为20平方公里,通过应用该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国土规划审批水平和建设质量。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调查成果的初检,获得了省厅评审组的高度评价,夯实了土地管理基础,获得了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单位的殊荣。启动了新一轮基准地价修订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了前期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启动了土地整理规划编制。继续推进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完成了三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一个申报项目的审批;加快推进“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全省增减挂钩工作现场会上,将谦森岛项目作为参观项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全年雨水天气等情况,及时召开全区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同时增加了观测点,制定并落实了防治措施,有效预防了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
【启动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11年5月,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签定合作协议书,正式启动《黄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合作协议,本次规划地域范围为黄陂全域,规划目标期限为2012~2050年。规划将对黄陂近十年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思路、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黄陂区空间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趋势,提出黄陂区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指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并对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与空间结构优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试行准入与抽签方式选定地价评估机构】2011年,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为了避免评估机构与土地交易人私下串通、恶意低评或高估地价的现象,积极试行准入与抽签方式选定地价评估机构,有力的促进了地价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建立土地评估机构库。对符合准入条件的9家评估公司作为备选评估机构;在具体项目的土地评估时,实行现场公开抽签方式决定评估机构,现场抽签由局纪检监察室主持并监督,对评估结果进行备案。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评估公司出现弄虚作假、恶意串通、随意篡改评估结果、评价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等情况进行记载,进入“黑名单”,取消一年期评估资格。全年全区26个土地评估项目全部采取现场抽签方式来决定,对1家严重违规评估的公司记入了“黑名单”。
【第二次土地调查城调成果通过省级预检】2011年6月9~10日,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黄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川城区土地调查成果进行了预检,专家组对内、外业成果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技术质询,最终认定,该调查成果质量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达到了预检标准,同意通过预检。
【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组书记:李智文
党组副书记、局长:叶忠元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顺
副局长: 王致刚 周久久 梅 伟 何 波
纪检组长:罗洪武
总工程师:闻汉启
(王先明)

城市管理和执法
【概况】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大城管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开展“治庸问责”为契机,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22处,面积13万余平方米,发现率99%、查处率100%;渣土运输漏泼洒行为及时查处率100%;广告招牌规范整治率95﹪以上;完成楼宇景观灯光建设4栋,景观灯光设施完好率98%;前川城区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责任状签订率98%,落实率达95%;一般道路“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95%,落实率达90%。清理各类“三乱”7.88万余处,“三乱”整治率98%;110联动工作满意率92.7%;新建标准化公厕5座,完成维修和改造公厕12座;前川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及时处置率100%。2011年,区城管局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城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城市综合管理工作】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集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联合区环卫中心及相关街镇对全区各街镇及318国道、黄土公路、川龙大道、巨龙大道等区内主要公路沿线的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动用大型吊车、推土机、挖机、运输车等车辆500余台次,清理暴露垃圾、积存垃圾、渣土等360余车,1100余吨;下达《宣传提示单》、《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等3000余份,拆除乱搭盖物240余处、拆除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破损招牌160余块;清理杂草、杂物、渣土、垃圾等各种堆放物1400余处,清除乱牵乱挂1300余处,取缔占道经营2280余处,规范各类出店经营2330余处,规范车辆停放3800余台次,清除“三乱”37000余处,查处污染路面事件35起,会同街道保洁员清扫街道10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全力整治暴露垃圾。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容卫生环境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暴露垃圾整治月活动,加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清运力度,消除管理盲区和卫生死角,清除习惯性垃圾倾倒点;对乱泼、乱倒、乱扔行为给予劝阻和处罚,确保确保城区无暴露垃圾、主次干道干净整洁。全年出动城管队员、社区干部群众5700余人次,动用大型铲车、挖机、农用车、拖拉机等610余台次,对前川地区城乡结合部、城区进出口道路、前川16个社区暴露垃圾、积存建筑渣土进行集中清理清运,共清运暴露垃圾2100余吨、建筑渣土2400余吨。
规范渣土清运管理。成立建筑渣土整治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建筑工地车辆清洗平台建设,会同城建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加大对城区(开发区)建筑工地严格按标准配齐车辆冲洗平台及设施的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全年下达不文明施工问题整改通知书40余份、停工整改决定书2份;处罚问题较重的责任单位9个;改建不合格围墙4000余米、新建标准围墙3000余米、安装自动冲洗设备13台套。加大巡查力度。严密监督各工地渣土运输情况,重点对前川、武湖、滠口、盘龙城开发区、横店等地区323个的施工工地进行综合整治,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撒漏现象,并迅速组织清扫,对未经许可或不按许可运输渣土的行为进行严管重罚,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全年累计投入执法人员千余人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3次,办理路面污染案件75件,处罚金额达28万元。
开展“三个一”(一个规模较大的拆违点,一个老旧社区,一条道路综合整治)综合整治。确定光荣社区和向阳大街为整治范围,联合环卫、公安、环保、建设等部门和前川街及相关社区力量,重点整治违法建设、环境脏乱差、油烟噪音扰民等三类问题。投入200余万元对光荣社区、向阳大街进行综合整治。共拆除违章搭盖物143处、户外广告招牌79处、面积960平方米,雨阳篷103个、面积431平方米;油饰粉饰墙面7140平方米;硬化破损道路路面3012平方米,刷黑2100平方米;铺人行道彩砖6960平方米;更换站卧石1070米;修复井盖19个、沟盖板158 米,修理安装下水道922米、门面台阶修复168处;维修公厕1座,维修和新建垃圾池5处;维修和新建社区信息栏9处;新建社区便民晾晒点10处;整治乱搭盖、乱牵挂、乱堆放177处;清除积存垃圾20多处、30多车;规范和取缔占道经营摊点95处。10月19日,《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等媒体以“黄陂向阳大街综合整治显成效”为题报道向阳大街整治成效。
加大巡查督办工作力度。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区电视台组成工作专班,每月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摄像的方式,对全区19个街乡镇场的大城管工作进行巡查与指导,及时发现大城管问题,对内部检查、专班巡查、群众投诉、媒体曝光、上级督办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履责,有力促进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全年督促区水务局更换破损井盖86处,交通局修复路面34处、桥梁14处,城建局修复路边花坛21处,督促街乡镇整治环境132次等,下发城管委督办单33份、城管督查整改通知书38份、督查建议书28份;制发督察通报40期,录制《大城管之窗》78期。
【查处违法建设】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继续加大对前川地区、南部经济发展带、北部生态旅游区以及各重点建设工程周边违法建设的巡查控管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优化城乡发展环境。组建城乡综合管理协管大队。1月,通过公开招聘,录用60名协管员;3月,区城乡综合管理协管大队进驻汉口北地区,加强对南部地区违法建设的巡查控管和协助配合各街乡镇场的拆违工作。严格落实巡查控管机制。按照“以街为主、区街联动”的原则,积极协调各街乡镇场,加强国家和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及其周边违法建设的巡查控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组织开展有一定规模的集中拆违行动50余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22处,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
【占道整治】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城区非法占道摆摊设点整治力度,确保了辖区内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加强全区各街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集镇和口子镇以及各旅游景区的占道出店经营管理,指导各地落实日常巡查、执法守控机制,带领各地协管队伍开展日常控管和集中整治,确保主次干道无违法占道经营。加强前川地区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及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管理,采取定人定点巡回守控,错时执法和延时执法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对前川木兰客运站、黄陂客运中心、各公交站点、前川城区道路的出店占道经营、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和乱堆放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取缔大南街、理林大道占道摊群95个,规范管理河塔街占道摊点78个,帮助百兴街沿线占道摊群退路入室经营35个。全年共规范各地占道摊贩12600余处,取缔出店、占道经营16500余处,清理乱堆放建材、杂物5330余处,拆除占道亭篷220余处;规范前川城区连通道口40余处,取缔连通道占道经营210处,取缔主要干道夜市占道经营摊点225处;整治校园周边占道出店经营2870余处,拆除乱搭盖物23处,涉及前川地区和相关街镇学校56 所。
【“三乱”整治】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对 “三乱”(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的治理,清洁美化市容环境。继续与巧手城市公共设施有限公司签定“三乱”整治合同,进一步明确治理的范围和责任;加大查处力度。将黄土路、318国道前川段纳入“三乱”的治理范围,在“三乱”专班查处的同时,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各队,按责任路段进行分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三乱”现象。全年共查处各类“三乱”行为56起,取证52起、立案34起、结案34起;清理各类“三乱”7.88万余处、清除临街门店橱窗内的乱张贴5200处,“三乱”整治率98%。
【“门前三包”管理】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强“门前三包”管理。实行责任包干,加强清扫保洁,对板桥夜市、潘家田夜市及民安街小商品夜市摊主进行登记和签订“承诺书”管理,部分大型商场、超市、机关事业单位都自配“三包”保洁员,各小型门店也都能自觉地履行门前卫生保洁职责,“门前三包”职责意识得到增强,“三包”管理实现全履盖。全年对前川地区4005个门店免费发放垃圾容器1732个、对占道夜市靠杯摊点免费发放垃圾容器475个、对社区划定的经营摊点免费发放垃圾容器123个;对全城区主次干道新增、转租、变更业主的门店新签、补签“门前三包”责任书237份,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责任状签订率98%,落实率95%;一般道路“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95%,落实率90%。加大查处力度,采取错时执法,加强早、中、晚三个特殊时段巡查管理,制止早晚门店开关门时间乱倒垃圾行为。全年共查处违反“门前三包”的案件218起。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前川城区道路维护和管理。对前川地区窨井盖进行登记备档,与8家井盖权属单位建立共同巡查与快速修复机制。全年共修复破损井盖168个,定期普查全城区沟、管盖板,更换各类盖板78块;定期维护保洁路牌等市政设施,维修更换路牌16块;投资2450万元,完成双凤大道、百锦街、百秀街等3条道路,计5055米刷黑工程,加铺沥青总面积为93959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2682平方米。投资346万元对板桥大道人行道进行维修改造,拆除花坛2490平方米、安装花岗岩站石1645米、人行道铺彩砖16450平方米、加盖提升各类雨污井98座;投资300余万元,对西寺大道、民安街、人民道、向阳大街、龙潭街、百兴街、宁安路、滠河街、日辉里、锦秀道等街道进行维护修复,修复破损砼道路8355平方米、沥青砼道路1050平方米、人行道11200平方米,铺设站卧石1277米。
稳步推进景观灯光建设。采用LED数码户栏管与楼顶泛光灯相结合的原则,对汉尊酒店、黄陂广场、中国银行等4栋大楼进行亮化装饰,同时加大景观灯光维护运行管理,建立亮灯制度,保证灯光运行效果,提升前川城区夜间景观档次。
【燃气管理】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燃气企业规范管理,全力保障燃气供应稳定和燃气设施安全运行。
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建设前川CNG天然气场站1座,建设完成高压管道工程建设2.5公里、次高压管道工程6公里、中压管道15公里、小区庭院管网24个建设。截至年底,全区累计敷设次高压管道48.636公里、中压干管管道24.537公里、庭院管道147.769公里;有天然气民用户54123户,工、商业用户48户;天然气年总销气量820万方,供气正常率超过99%。
加强瓶装燃气供应管理。督促燃气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值班制度,加强燃气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燃气器具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不合格燃气器具,有效地维护燃气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年下达储配站安全管理评价整改通知书13份、整改意见285条,审核办理燃气工程申报项目13件,查处销售不合格燃气器具的经营企业5家,查获违法经营3起,暂扣气瓶20只。
【信息化建设】2011年,黄陂区城市管理部门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投资375万元,完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设施的改造和安装。
选用12平方米高清晰DLP大屏幕为监控显示设备,配置15台车载监控及GPS定位,对适时巡逻发现的违法事件进行处理、录像取证;配置单兵网络摄像机,配置50余台数字对讲机,便于执法录音、录像取证和及时呼叫指挥中心,准确方便地调度工作;执法车辆设置监控装备,对全区国(省)道、各街乡镇场所在地及旅游景区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共享公安部门现有监控系统资源,利用政府已投入公安部门建立的监控系统平台,对前川地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道路沿线进行全方位监控与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全年城管指挥中心共处理各类案件1083件,其中,网上接警466件、接电话投诉287件、书面投诉93件、来访投诉134件、上级转办件103件、处理治庸案件156件。接警率、处警率、办结率均为100%,
【区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志钢
党组副书记、局长:程克明
副局长:李荣奎 詹华胜 熊 辉
纪检组组长:宋海东
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李成洪
(区城管局)
环境卫生管理
【概况】2011年,黄陂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体目标,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大城管”活动,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全面提高城市环卫的生产能力、城乡覆盖能力、设施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环卫管理】2011年,黄陂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树立形象、加快发展”的方针,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区环境卫生质量不断提升。
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按照《武汉市环境卫生文明规范作业检查考评办法》,印发《致全体环卫工人一封信》,制定《黄陂区市容环卫督查管理办法》,量化考核标准,全面实行中心领导带班制,中心党组成员与基层所队长、班组长实施暴露垃圾、废弃物清理工作“一岗双责”,捆绑奖罚,增强职工责任感,有效推进前川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认真落实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第三方考核”检查标准,在加强源头管理上,真正做到“管严、管住、管净”;在工作环节上抓清扫保洁“净”、抓垃圾清运“快”、抓公厕管理“洁”、抓环卫管理“严”;在服务质量中,坚持“不降低标准、不应付差事、不留死角、不出现空档、不出现质量反弹”,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调整作业时段,延长保洁时间。消除午间环卫作业空白,适当增加了清扫保洁班次,垃圾清运频次,环卫作业从早上5点至晚上10点,保洁作业班次从“两班倒”调整为“三班倒”, 确保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加强清洗“城市家俱”。添置护栏清洗车、高压冲洗车、洗扫车等环卫作业车辆共18台,加强对城区道路的清洗。每天早中晚出动3辆洒水车,对城区主次干道路进行喷雾压尘,有效保证城区空气质量;利用雨天洗路和每天夜间(22:00~5:00)清洗道路。每次出动3台洒水车、2台高压冲洗车、1台洗扫车对前川木兰大街、黄陂大道、双凤大道、向阳大街、百锦街、百秀街等重点路段路面及非机动车道彩砖进行清洗,确保路面见本色、彩砖靓丽。加强对城区垃圾容器的清洗。每天安排专职人员对前川地区的600余个垃圾容器(桶)、果皮箱进行擦洗、喷漆、更换,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对城区道路护栏及汉口北大道护栏的清洗。定期和不定期出动护栏清洗车对前川江北路段护栏、汉口北大道护栏以及武湖街道路护栏进行清洗,确保交通护栏整洁美观。
深入开展暴露垃圾综合整治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和发动市民依法依规,自我约束行为,争做文明市民。组织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背街小巷等重要部位暴露垃圾综合整治行动,实行挂牌整治,对排查整治点分期分批实行“一周一挂牌”公示,接受市民群众监督。对市民群众不满意的,严格追究责任,同时加强督查,严格奖惩。设置综合整治优胜奖,对整治情况每日进行抽查督办、每周集中讲评、每月实施奖罚兑现,对责任主体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实行通报批评,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全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垃圾卫生填埋率达100%。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黄陂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稳步推进。5月,前川垃圾中转站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运营,日转运垃圾达170吨,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公厕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不断扩大和延伸公厕建设范围,有效解决老百姓入厕难问题,全年新建标准化公厕5座、完成维修和改造公厕12座。强化垃圾源头收集,加大小型设施投入,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全年投入资金109万元,在城区临街重点路段投放垃圾桶1100个、安装高档次不锈钢材质果皮箱300个、新建垃圾箱41座。
【环卫费征收】2011年,黄陂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稳步推进环卫费征收工作,有力的促进环卫事业的发展。
加大依法征收力度。认真做好环卫费征收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环卫收费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采取拉网式摸底调查,逐一登记,逐一收费,做到应收尽收;核定商业门面经营面积,明确收费依据标准,制作环卫收费“明白卡”, 实行明白缴费制,确保环卫收费工作依法进行。全年共征收环卫费821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征收生活垃圾服务费280万元,与上年持平;新办项目服务费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荣誉表彰】
先进个人
武汉市“城市美容师” 肖青华 焦良军
武汉市“市容环卫先进工作者” 汪 琪 杨春娥 段永新
武汉市城管局大型垃圾运输车辆专项整治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驾驶员”田常广、彭世全
【区市容环卫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组书记:胡颜频
党组副书记、主任:李荣奎
副主任:李九洲 胡建斌
纪检组长:吴小林
(简佳斌)

房地产业
【概况】2011年,黄陂区房地产管理部门围绕“两型社会”和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房地产交易与登记管理,努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3.7%;房屋产权登记发证15274起;协征契税、营业税11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0.4%;商品房合同登记网上备案率达100%。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2011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改善城镇家庭住房困难.
建立全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资格公示,审核公示,审批公示制度。将享受租金补贴家庭的信息全部实行了申请、审核、发放3次公示,同时在区房管局网站上向全社会予以公示;加强动态管理,定期复核保障对象的收入及住房变化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落实后续管理,加强纪律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全年对3552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金补贴资金315.1万元;取消租金补贴对象134户,新增租金补贴对象118户。加快廉租房建设进度。宝塔、鲁台、蔡榨街廉租房3个项目21202平方米,已全部开工建设,定期组织质监站、安监站等部门深入工地指导,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全年完成廉租房建设2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公共租赁房建设,武汉佳海地产公租房和湖北弘毅公租房的建设启动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全年武汉佳海地产公租房竣工2栋220套,计8444.8㎡;湖北弘毅公租房竣工1栋72套,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筹集和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目标任务。
【住房公积金管理】2011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全面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加强与银行的沟通,通过银行设专柜、窗口设专人负责公积金贷款业务,缩短公积金贷款的办理周期,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规范资金使用。制定公积金提取办法,严格控制贷款提现,更好地服务群众。全年公积金缴存单位365个,缴存人数2.4万人;归集住房公积金2.38亿元,比上年增长83.1%;发放公积金贷款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3.6%。累计归集公积金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6%,余额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累计发放公积金贷款2.61亿元,比上年增长93.3%。
【房地产市场监管】2011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落实房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维护房产市场交易秩序。在全区范围内,分地段、楼盘出台了黄陂区住宅小区指导价和商品房成交价格表,为交易窗口核定成交价提供了参考,杜绝了隐瞒价格导致的税费流失。积极组织窗口人员参加武汉市房产登记交易管理系统升级培训,保证了新系统上线运行,同时为方便群众对全区商品住房信息的了解,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组织开展全区楼盘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对全区新增住房、房屋均价、售房套数、典型楼盘平均价等住房信息每个季度在黄陂房管局网站上进行公布。加强对房屋经纪机构管理。对全区52家房屋经纪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其中,有证13家、无证39家,对不规范的经纪机构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无证经纪机构下达限期办理通知书。严格实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和二手房合同网上签约,禁止开发企业对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变相预售,有效遏制投机炒房行为。加大《武汉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从前川、盘龙开发区、天河机场、汉口北等重点区域着手,不断扩大租赁管理的覆盖面;以双凤、东寺两个社区流管站为试点,积极推行租赁进社区工作。加强廉租房承租户的入户调查,不定期上门走访检查直管公房和廉租房小区中的困难家庭,做好租金征管和定期维修养护工作。全年共办理房产交易9864起,成交面积119.84万㎡,成交金额64.49亿元;办理商品房合同备案24633起,备案面积264.27万㎡,备案合同总价值134.02亿元;收取各类税费13276万元,占区政务中心窗口收费总额的80%;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1227起,收取租金38.5万元。
【房屋产权产籍管理】2011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加强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维护产权人合法权益。
规范了产权登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权限。对登记收件、审核、发证、协助执行及部分特殊案件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不定期组织专题讨论,并形成业务会审备忘录,以指导具体工作。加大档案管理的力度。完成了历年产籍档案信息的全部补录工作,顺利通过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复查(换证)考评;优化再造审批流程。从受理登记到确认产权、核准登记、颁发权属证书,加强管理,确保微机缮证率100%,登记差错为零。严格执行测绘成果“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对汉口北小商品市场、四季美农贸城等重点项目进行测绘追踪管理,提高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全年共办理房屋产权登记42573起,建筑面积712.23万㎡;房地产抵押登记23441起,建筑面积327.92万㎡,权利价值81.65亿元,收入275.93万元;完成房产测绘面积500万㎡,测绘收入480万元;产籍档案进微机率达100%。
【物业管理】2011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加强物业行业管理工作,营造文明和谐人居环境。
加强《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条例》宣传活动,为《条例》顺利施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组织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及业委会成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学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企业资质初审关,继续加大住宅项目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指导和监督,不断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全年共受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初审4起,企业资质升级4家,前期物业招投标1起。加大商品住宅维修资金的归集和监管力度。严格维修资金的审批使用,保证资金安全。全年归集维修资金7109万元,申请动用维修资金56万元;累计归集维修资金1.9亿元,缴存率达100%。加强对小区物业管理。按照“谁受理、谁跟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处理物业投诉,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合法权益。全年共受理有效投诉26起(市长专线、省长信箱、市局下转),全部得到妥善解决。
【房屋安全管理】2010年,黄陂区房产管理部门加强房屋安全管理,保障群众居住安全。
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扎实地开展房屋安全检查、鉴定和危房监控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责任性塌房伤人事故。全年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对全区农村村庄低保、五保户房屋进行逐幢勘察检查,共检查出危险房屋2653幢,面积达16.83万㎡,其中D级危房1398幢,C级危房1255幢,全部建立了电子台账和纸质现场查勘记录档案。完善房屋灾害紧急救援预案。建立完善重要节假日和恶劣天气的巡查制度,对在册的危房,遇重要节假日和恶劣天气期间进行重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危房监管率90%以上。认真做好危房安全的投诉管理工作。对市民的投诉事件,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好现场察勘记录拍照等工作,及时作出房屋安全鉴定结论,并回复当事人,保证现场到达率100%,投诉回复率100%。积极开展新建房屋的白蚁预防和已建房屋的白蚁灭治工作。建立三级质量监督网络,加强对15年包治期内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的复查回访,公开向社会承诺对全区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家庭提供义务灭治白蚁服务。全年共受理危改和公共场所鉴定393起,面积达75804㎡,其中,A级完好房屋20起,面积25376平方米;B级一般损坏房屋43起,面积3010平方米;D级危险房屋330起,面积47418平方米。实施白蚁防治面积230万平方米,收费360万元;完成回访复查白蚁预防工程70项,复查面积192万平方米,返治6项2100平方米,回访复查率达98%以上;免费义务为困难家庭灭治白蚁8户。
【区房产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委书记、主任:吕曙明
副主任:兰 天 胡建华
(徐敏芳)

环境保护
【概况】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加大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环境监管,科学布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2011年,区环保局被评为“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全市环保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环境监管】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产业及节能减排政策,深入实施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加强环境监管,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全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削减4448.85吨、二氧化硫357.4吨、氨氮181.73吨、氮氧化物92.32吨;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完成排污变更申报登记206户。
初步建立污染减排机制。科学拟定年度减排计划,及时与区经信局、水务局及相关街道通过协调会、督办会的形式,强化部门合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减排工作局面。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坚持定期集中会审,对所有新建项目严格环保审批,特别是对生态敏感区、重点水源保护地新建项目从严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一律拒批,有效地控制新污染产生。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362个,拒批5家污染严重的项目。
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姚集、蔡店等4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对前川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管网升级改造,完成各类排污企业治污设施建设7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率。全年污水处理量330.56万吨,污水处理量占排放量的87%,比上年提高了2.0%。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党校、学校、社区、农村活动,带动广大群众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全年在各级媒体刊发环保新闻40余篇次、编发环保信息24期、发送环保信息3.9万条、发放各种宣传品2000份,创建市级“绿色学校”1所。
【环境保护专项整治】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禁噪保安静”和“控烟保清新”百日环保专项行动。组织专班全面清查前川城区餐馆酒店、歌厅,对无证无照经营的移交相关执法部门处理,督促部分企业整改、新上治理设施,同时严厉打击一批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餐馆和歌厅,前川城区油烟噪音扰民现象得到明显好转。深入实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权益”环保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环境监察,特别是对畜禽养殖、化工、印染、重金属等行业以及汉口北、八一农场、木兰生态旅游区等地区开展集中整治,责令源泰铝业对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弘毅工业园涉重金属超标限期治理,依法关闭武汉双凤柠檬酸有限公司、武汉南天钢铁有限公司2家企业。
加大对环境信访投诉调处力度。完善信访调处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开通环保热线电话,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全年妥善解决群众投诉305余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责任制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的新机制,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新建4个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106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协助完成《武汉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与修订,对全区17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进行清查,协调指导各街乡镇科学规划、调整饮用水源地,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继续开展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积极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强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环评管理和污染治理达标工作。全年全区有3家畜禽养殖小区通过达标验收。
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发挥农村生态示范村的辐射作用,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申报创建2个环境优美乡镇、32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其中,木兰乡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蔡店刘家山村、天河红湖村被授予 “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环境监测】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加强环境监测,不断提升覆盖城乡的环境监管水平。全年完成武汉市环境网络监测工作计划中大气、地表水、噪声等网络监测49次,共获得有效数据5403个;整个网点监测工作做到了操作规范、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完成辖区内污染源监测452家,共获得有效数据27425个;验收监测128家,共获得有效数据16328个;本底监测103家,共获得有效数据19225个;应急监测56家,共获得有效数据656个,总计获得有效数据69037个,比上年增长0.32倍。
【滠水流域环境保护】2011年,黄陂区环境保护局积极携手红安、大悟两地联动,合力保护滠水河。建立了《滠水流域环境信息通报制度》、《滠水流域环境技术交流合作制度》、《滠水流域环境保护工作交流制度》和《滠水流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预警制度》等4个制度,规定三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主体,要求在流域环境信息、技术交流、工作交流和事故预警上加强互动,联合治水。5月,针对滠水河滠水流量减少,水质恶化,区环保局及时函告大悟县环保局,调剂上游2座水库为滠水河补源,确保滠水河水质达标。
【黄陂区环境状况】根据黄陂区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黄陂区环境状况如下:
一、环境质量现状
(一)水环境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以国家标准规定的24项监测指标评价,黄陂区主要地表水体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1、河流
滠水黄陂区段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Ⅲ类标准。经过对滠水河环境综合整治,滠水河水质有所好转。
2、湖泊
木兰湖(夏家寺水库)按功能区划为Ⅱ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Ⅲ类标准,总磷超标0.04倍。 2011年木兰湖水质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日光湖(梅店水库)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Ⅲ类标准。
月光湖(院基寺水库)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Ⅲ类标准。
星光湖(泥河水库)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Ⅲ类标准。
武湖(北湖)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Ⅳ类标准。总磷超标0.4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0.09倍,其余指标均达到水环境功能标准,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质保持稳定。
后湖按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实际水环境质量符合Ⅳ类。生化需氧量超标0.14倍,化学需氧量超标0.14倍,总磷超标0.64倍,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黄陂区饮用水源地月制水量456.15万吨。2011年,经对全区19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为97.88%。
(二)空气环境
黄陂区整体空气质量为国家空气质量Ⅱ级(良)。SO2年平均值为0.027mg/Nm3, NO2均值为0.033mg/Nm3,PM10年平均值为0.107mg/Nm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2.9%。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79。
2011年,降尘年均值为7.77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0.95吨/平方公里•月。
2011年,无酸雨检测出,降水PH平均值为6.77。
(三)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11年,前川地区功能区环境噪声年均值昼间为63.3分贝,比上年上升了3.2分贝,达到标准要求;夜间为55.3分贝,比上年上升了3.8分贝,超过标准0.3分贝,主要原因是前川地区大量建设活动所产生的。
2、交通干线噪声
2011年,前川地区老汉麻公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6分贝(A),达到标准,比前一年(69.2分贝)上升0.4分贝,主要原因是城市建设道路维修。
(四)生态环境
继续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江河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全区森林覆盖率得到稳定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6.1%。
加强水土流失控制,采取了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累计完成治理3.5平方公里,进一步深化3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随着环境建设投资不断增加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技术的不断推广及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集中式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和突出,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
1、废水
2011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415.85万吨,排放化学需氧量948.69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20.6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7%,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95%。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3049.67万吨,化学需氧量为9842.13吨。
2、废气
2011年,工业废气排放量30763万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446.5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87.12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5%。
3、工业固体废弃物
2011年,全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3.8万吨,综合利用率100%。
【区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名录】
党组书记:蒋庆华
党组副书记、局长:陈克学
副局长:梅国经 罗贵友 姜小明 常荣毅
总工程师:吴德刚
纪检组长:罗军超
(陈 兵)







版权所有 黄陂图书馆 鄂ICP备23325号
地址:黄陂区前川街板桥大道216号 邮编:430300 电话:027-85932273